信息查询:
| 会员登录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浙江省高院: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纠纷大幅下降86.21%!
2023-06-16 来源:浙江天平 浏览次数:697

6月14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金融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首次向社会公布《浙江法院金融审判工作报告》,并发布浙江法院金融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温州、湖州中院分别介绍了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和金融"共享法庭"运行情况。

近五年来,全省法院共受理一审金融案件116.79万件,审结119.98万件。年收案数从2018年顶峰时期的31.43万件下降至2022年的18.13万件,降幅达42.32%。



报告显示,民间借贷纠纷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连续五年成为全省法院金融案件第一大和第二大案由。五年来,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一审收案总数70.95万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一审收案总数25.43万件,分别占金融案件一审收案总数的60.75%和21.77%

针对第二大案由金融借款案件审理中暴露出的风险隐患问题,浙江法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发出司法建议,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针对涉票据追索权纠纷案件,向省银保监局和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发送司法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中存在的借名借款等问题,及时向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送司法建议,加强日常监测和重点地市跟踪监管,推动修订完善金融监管规定;对金融借款案件审理中发现的个别金融机构贷款审查不严,风控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及时向金融机构发送司法建议,促使完善贷款审批流程和贷后管理制度。报告显示,五年来,全省法院累计向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发送司法建议600余件。

五年来,全省法院金融案件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案由,保理合同纠纷、证券承销合同纠纷、证券回购合同纠纷、证券认购纠纷、操纵证券交易市场责任纠纷等证券纠纷,虽然案件数量有限,但仍值得关注。

报告中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22年浙江法院金融案件一审平均审理天数为43天,较2018年的49.58天减少6.58天。截至2022年12月,全省法院超12个月以上长期未结金融案件达到历史最低。

报告列举了浙江法院加强数字化改革应用,提升金融案件审判质效的一系列举措——迭代升级"凤凰金融智审"3.0审理模式,实现金融借款案件全流程智能化办理,2022年通过"凤凰金融智审"审结金融案件5015件,标的额71亿元;建德、淳安法院开发运行"民间借贷智审"平台;浙江高院会同浙江银保监局、宁波银保监局印发《关于推进金融"共享法庭"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形成各地市银保调委及有需求的银行保险机构网点"1+N"金融"共享法庭"立体服务网络布局,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打造多元解纷的最小支点。目前已在全省建立金融"共享法庭"457个。

据介绍,湖州法院金融"共享法庭"线上对接全市覆盖的绿色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法润绿金"法官工作室,合力推动纠纷化解,已联动指导诉前化解案件654件,调解成功率51%,涉案标的3.6亿元。

为加大金融纠纷的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浙江高院下发《浙江高院金融纠纷高效多元化解工作指引》,各地法院积极落实相关举措,2022年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收案数首次低于5万件。

针对小微金融案件额小量大、执行终本率高的现状,避免金融机构为取得核销依据而对同一债务人进行不必要的诉讼和执行重复立案,造成程序空转,温州中院开发"预查废"批量查询软件,收录全市法院近五年超50万条的终本案件名单,实现银行不良债务批量导入、自动核查。据介绍,目前已帮助银行完成158547条不良债务的批量核查。

部分案件收案波动明显,与经济法治环境相关

2018年至2022年,部分案件类型紧跟全省法院金融案件一审收案数下降的趋势,降幅明显,其中:一般取回权纠纷2022年一审收案数较2018年下降95.39%,保险费纠纷下降95.00%、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纠纷下降86.21%。另外,民间借贷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纠纷、同业拆借纠纷等借款合同纠纷2022年一审收案数较2018年减少12.35万件,信用卡纠纷、借记卡纠纷等银行卡纠纷较2018年减少1.95万件。

2018年至2022年,在全省法院金融案件一审收案数整体下降的情况下,部分案件类型不降反升,其中波动较大的案件类型有:票据追索权纠纷、票据付款请求权纠纷等票据纠纷2022年的一审收案数分别为2018年的27倍和9倍,损害债务人利益赔偿纠纷、追收未缴出资纠纷、追收抽逃出资纠纷等与破产有关的纠纷分别为2018年的21倍、20倍和6倍,期货经纪合同纠纷是2018年的11倍,典当纠纷是2018年的2倍。另外,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保证保险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收案数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